纪晓岚简介资料大全(纪晓岚在清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)

2024-11-23 15:45:09

想必大家都知道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中的纪晓岚,毒舌又机敏,每每辩得和珅哑口无言。但实际上,和珅和纪晓岚两人关系极好,就像一对忘年交,互相在政务上提醒、帮忙。两人虽有政见不和引起的争吵,但同时也有互相默契的配合。

纪昀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,直隶献县人。清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是乾隆年间的官员。

担任过左都御史,兵部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

纪晓岚在乾隆八年(1743),八月参加科试,获第一名,而后又在乾隆十二年(1747),在应顺天府乡试中以第一名解元夺魁。乾隆十九年(1754),纪晓岚经过会试和殿试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,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。

纪晓岚考中进士后常年在翰林院做官,从相当于实习生的庶吉士一直做到正七品的编修。而当时的翰林院是从二品的办事单位,它的职能和现如今的正部级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相差不大,而编修相对而言就像现在的正处级研究员。翰林院的最高级别领导“掌院学士”则等于现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任。纪晓岚虽然是从翰林院做起的,但他却从没当过掌院学士这个职位,反而是和珅曾经做过掌院学士这个官。

纪晓岚在翰林院待了长达十四年之后才终于有了一次实质性的升官。

乾隆三十三年(1768),乾隆帝认为纪昀学问优胜于其他人,让他到外省做官实在是屈才,于是决定将纪晓岚留在身边。同年的四月,纪晓岚终于等来了被提拔的那一天,他当上了翰林院的侍读学士,而这个官职相当于中央政策研究室某政策研究局局长(正厅局级)。结果,好运不长,同年六月,根据《清高宗实录》记载,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。而纪晓岚和卢见曾是姻亲关系,纪晓岚最终因为给他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。正可谓是辛苦奋斗十余载,一朝不慎都化为了泡影。

三年后的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纪晓岚从新疆回京,只能从头做起,纪晓岚回到了他熟悉的翰林院编修的位置上。这回,幸运终于站在了纪晓岚身侧,适逢乾隆皇帝下令开始《四库全书》的编撰工作。

在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纪晓岚被任命为《四库全书》的总纂官,之后又参与修订了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、《热河志》等。

这次的编撰工作非常成功,于是在第二年,纪晓岚获得官场上的第一次真正的晋升,出任兵部侍郎即国防部副部长。而后历任兵部侍郎、左都御史(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)、礼部侍郎、尚书(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宣部部长)等职。

官场沉浮几十年,事易人移,纪晓岚也成为了朝中少有的德高望重的老人。

而此时也不再是乾隆执政了,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嘉庆皇帝了。嘉庆十年(1805),纪晓岚走向了人生的顶峰——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宣部部长兼国务院副总理。但好景不长,同年的二月十四日,酉时,82岁的纪昀病逝于京城。嘉庆皇帝亲自为他写下碑文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,正因为这碑文,纪晓岚死后谥号文达,世称文达公。

宦海沉浮一生,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善终。不论历史究竟如何,纪晓岚的形象也在荧幕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他和和珅逗趣的那些令人捧腹的故事仍然在电视上不断播放着,让后人们永远记得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风云人物。